首页 热点 要闻 国内 产业 财经 滚动 理财 股票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易主,影响有多大?

2023-04-12 13:59:28 来源 : 国民经略

文|凯风

全球人口格局,正在生变。


(资料图片)

01

在全球人口迈向80亿的历史关头,两个变化出现了。

第一个变化是,印度即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

据报道,联合国预计将于今年4月中下旬宣布,印度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印度总人口已经超过14.09亿人,离我国的14.12亿人只有一步之遥。

印度人口仍在保持增长,今年实现赶超,并不令人意外。

过去10年,印度是全球人口增长最多的国家。2012年到2012年,印度人口从12.74亿人飙升到14.1亿人,大幅增长1.38亿人,超过了整个日本的体量

印度人口仍未到顶。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预计到2050年,印度人口或将达到16.68亿人。

这意味着,未来数年,印度有望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头衔。

第二个变化是,全球又多了一个1亿人口大国。

据越南统计总局预测,今年4月中旬该国人口即将达到1亿水平,成为全球第15个拥有1亿以上人口的国家。

1亿人口,在我国或许并不显眼。毕竟,作为人口大省,广东、山东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河南户籍人口也超过了1亿人。

至于超过5000万人的省份多达11个,而人口超过2000万的城市也有4个之多。(参阅《中西部,正在疯狂“虹吸”人口》)

但放眼世界,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人口超过1亿的仅有15个,超过8000万的不到20个,超过5000万的也不到30个。

就此而言,1亿人口,也称得上人口大国。

02

人口众多,并不等于人口红利。

在传统认知里,人口越多,尤其是年轻人口越多,劳动力就越多,人口红利就越强劲,在全球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就越大,但这一点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劳动人口众多,只能说明存在人口机会之窗,但未必都能释放出人口红利

回顾历史,过去几十年,全球经历过人口膨胀的国家不计其数,但不是每一个地方的人口都最终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大多数最终反而沦为负担乃至陷阱。

显然,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和外贸大国,人口众多只是成功的因素之一,而非全部。

相比于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乃至人才总量,以及就业机会、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切决定了人口总量能否真正转化为人口红利。

如今,世界正在开展新一轮全球产业大转移,人口众多的印度、越南被寄予厚望,但这两个国家各有短板。

越南虽然人口结构优势显著,外贸发展势头强劲,但其发展阶段仅相当于我国八九十年代。

论经济总量,仅与广西自治区相当;论人均GDP,还排在世界百名之外,与乌克兰、蒙古、埃及相差无几,不到我国的1/3。

与越南相比,虽然印度GDP总量赶超英国,跻身世界第5大经济体,且问鼎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但形势并非想象的那么乐观。

印度最大的问题在于工业基础薄弱。放眼世界,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一般都沿着“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路径循序而进,印度却反其道而行之,直接跳过工业发展服务业。

这种模式,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二元经济”问题,而且束缚了制造业对于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

同时,印度虽然人口规模庞大,但无论是劳动参与率、识字率还是整体受教育程度都不高

一言以蔽之,印度空有人口规模之大,而难以形成人口红利,更不用说人才红利。

03

印度,只有人口,没有红利。

第一大问题是,印度的人口结构的确相当“漂亮”,但劳动参与率却不高。

数据显示,2022年,印度人的平均年龄为28.7岁,其中15–64岁人口占比约为2/3,但劳动参与率却仅有40%。

换言之,虽然坐拥9亿多劳动人口,但印度最终参与工作的不到一半,而女性更是只有1/5。

与之对比,中国劳动参与率达到70%左右,而世界平均为58%,印度远远在平均线以下。

这背后,工业化水平过低、就业岗位不足或许是主因,但等级制度、性别歧视以及传统文化在其中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

第二大问题是,印度虽然人口众多,但还有大量的人不识字,严重拖累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据世界银行数据,印度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仅为74%,与仅相当于我国1980年代的水平。

要知道,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得益于扫盲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全面推广,中国识字率就已接近70%,2000年超过90%,2022年达到97.4%的历史新高。

识字率太低,恐怕连流水线上的说明都看不懂,遑论承接全球产业转移?

第三大问题是,贫富差距过大,精英印度与贫民印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硅谷,印度裔高管正在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大量来自印度的工程师正在横扫全球的科技企业。

这是印度与国际接轨的精英教育的成果,但在本土,还有大量的底层人士连普通的基础教育都无法享受,种姓制度的存在更是拉大了这一差距。

贫富差距与教育差距是同一种模式的产物。

据瑞士信贷发布的报告显示,至2021年底,印度最富有的10%的人拥有全国财富的76.3%,最富有的1%的人掌握40.5%的财富,收入最低的50%的人与收入最高的10%的人收入相差20多倍。

显然,贫富差距过大,等级制度森严,教育差距悬殊,将严重限制印度人口优势的发挥。

04

即使如此,来自印度和越南的挑战,也值得予以重视。

虽说无论是经济、产业还是人口素质,印度、越南都与我国存在巨大差距。两国在短期,都还难以真正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但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一轮全球性的产业重构,并不只是人口红利转移带来的直接结果,也不只是“雁阵模式”的自然延续,背后混杂了地缘冲突、逆全球化、产业安全等一系列因素。

与此同时,印度、越南等国家也正在全力“迎合”这一需要。

早在几年前,印度就提出了“Make in India”(印度制造)计划,旨在吸引大型科技企业在印度设厂;今年初,印度又喊出2万亿美元的出口目标,全力发展外贸产业。

越南更进一步。近年来,越南与美国、欧盟、英国、日本、韩国及东盟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同时加入CPTPP、RECP两大区域贸易协定,以低关税乃至零关税坐享国际贸易之便。

所以,面向这一新的国际形势,沿海地区如何提升高新产业竞争力、中西部地区如何竞夺更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无疑是关键。

关键词: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推送
谁还爱吃全聚德? 2023-04-12 08: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