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要闻 国内 产业 财经 滚动 理财 股票

天天百事通!购车全款交了几个月还没见着车?消委会发布“避坑”警示......

2022-10-13 15:43:47 来源 : 中国消费者报

交付了全部购车款


(相关资料图)

经销商收钱后却迟迟不交车

10月11日

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依据近期汽车消费纠纷投诉情况

发布消费提示

收钱不交车

经销商退款承诺迟迟未兑现

消费者李某从福州上上车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处订购了一辆问界M5汽车。双方于2022年7月10日签订了《新车销售合同》,李某依约交付了全部购车款25.98万元,没想到经销商收钱后既不交车也不退款。双方交涉无果后,李某向福建省消委会投诉。

经调查,福州上上车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承认违约事实,辩称逾期不交车是因为供应商提供的随车凭证和文件有误差,且迟迟未能补齐;未能退款是因为李某的购车款已经交付给上游供应商,因上游供应商未能及时退款所致。

福建省消委会受理调解投诉过程中,该公司承诺同意退还李某购车款并承担违约金,期间曾数次许诺退款时间,但每次都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不履行退款义务或者履行退款义务不符合约定,只表示力争尽快解决剩余退款

车类投诉量呈上升趋势

主要涉及7方面原因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通过企查查APP查询福州上上车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发现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连君因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福州市仓山区人民法院于6月8日依法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其实施相关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据了解,2022年第三季度,福建省各级消委会共受理汽车类投诉980件,位居商品类投诉第五位,占总投诉量的3.38%,与2021年同期相比,投诉量呈上升趋势。

福建省消委会表示,由于市场交易不够规范,个别商家未能诚信经营,消费者在汽车购买、使用、售后及二手车交易等方面产生的消费纠纷也五花八门,变相加价、隐性收费、强制搭售、虚假宣传、延迟交车、售后服务不及时等问题不断困扰着消费者。从消费者的投诉看,目前造成汽车消费类投诉的主要原因有7个方面:

合同签订不规范;

售后服务缺乏诚信;

定金或订金的争议;

重要信息未如实告知;

汽车销售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导致购车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同一故障多次维修得不到彻底修复;

诱导或违背消费者意愿捆绑销售商品或服务。

谨慎选择汽车经销商

甄别经营者资质

10月11日,福建省消委会发布汽车消费提示:

01

谨慎选择汽车经销商,甄别经营者资质。

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从品牌授权经销商处购买车辆。因汽车供应商与品牌授权经销商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销售、维修、服务一体模式,能够尽量保证汽车货真价实、质量安全、零配件出自原厂,且汽车销售及维修均有统一记录留痕,发生纠纷更有利于消费者取证维权。

02

认真审阅合同和查验车辆,保证随车单证齐全。

消费者在购车的过程中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口头介绍或承诺,应认真审阅合同,在合同中写明车型配置、颜色、价格(含订金或定金支付方式、支付金额)、交车时间、交车地点和违约责任等内容,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注意商家设定的服务费及保险费等条款是否存在消费陷阱。

在提车时,注意全面查验车辆外观、内饰等细节,按照验收单上列明的项目仔细验收,确保车辆安全无误,随车凭证和文件交付齐全后,再签字确认。

03

注意留存单据和交易留痕,树立维权证据意识。

如购车发票、车辆合格证、“三包”证书等。维修时要注意如需更换汽车配件,应事先征得消费者本人同意,并说明更换理由;查看更换配件的生产厂家名称、地址、生产日期和外包装是否完整;维修完毕后向经销商索要发票和维修记录。

二手车购买过程中,在对车辆进行交付查验时,应在合同中记载车辆交付时的具体状态,比如里程表读数、重要部件状况等。若汽车存在瑕疵,要明确瑕疵的具体部位,并注意留存证据。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张文章

编辑/裴莹

监制/何永鹏 任震宇

关键词: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