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要闻 国内 产业 财经 滚动 理财 股票

助力农业加速跑 广东以农业保险为支点撬动金融资源向农业倾斜

2022-04-07 16:17:19 来源 : 南方日报

“蛋鸡场全年有6个月利润倒挂。”清远市清新区弘益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曾良平表示,饲料成本占蛋鸡养殖成本的90%以上,通过购买“农险+期货”,他得以抵御饲料成本上涨风险,减轻了养殖压力。

这是广东以农业保险作为支点,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农业倾斜的典型案例。在广东,以保险的保障功能为基础,“保险+期货”“保险+信贷”等多种模式,使得金融资源与农业生产进一步深度融合。与此同时,“农险+”的探索创新了金融工具的组合,农业保险在脱贫攻坚、灾害救助、生态保护补偿等方面的探索,助力农业生产打开转型升级空间。

农业保险如何与信贷、抵押担保、期货等金融工具碰撞出更多火花?农业保险如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农险+”还有哪些新的可能?南方日报记者在调研中寻找广东农业保险协同、综合发展的新路径。

以保障为支点??

撬动金融资源倾斜

非洲猪瘟疫情后,养殖农户复产扩产面临巨大压力。面对资金困难,肇庆市养猪协会会长、肇庆市益信原种猪场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益耀提出一个疑问:“猪是一种资产,为什么不能作为抵押物让养殖户获得复产的资金?”

长期以来,生物资产因难以进行精准价值评估和风险管控,让农业企业面临一定融资困难。“生猪活体抵押+保险保障+银行授信”模式为盘活生物资产打开新的思路。

在这种模式中,保险起到关键作用。中华财险农村保险事业部高级专员邓晓瑞解码该模式:“保险公司为养殖企业提供生猪养殖保险,银行是保单第一受益人并据此进行授信。若出现保险事故,赔款将用来偿还贷款。”

广东省首笔生猪活体抵押贷款因此落地肇庆,封开农商银行为益信原种猪场提供了生猪扩养专项贷款500万元以及提增融资授信3000万元。“这个模式为益信的扩产稳产提供了很大帮助。”余益耀表示。

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是“农险+”在广东实践中的一次探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指出,保险的增信作用可以破除农业企业抵押物不足的痛点,有利于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汇聚活水浇灌农业“土壤”。

除了助力解决农业企业融资痛点,在破解成本端的饲料价格上涨和销售端的生猪价格下跌等生猪养殖问题上,“农险+”同样在发挥作用。余益耀介绍,面对饲料价格大幅波动,他尝试投保了生猪饲料成本价格指数保险,覆盖养殖企业10800吨饲料成本,伴随着玉米和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攀升,益信原种猪场获得600余万元赔付。

以保险为桥,把价格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抵御“猪周期”从此有了利器。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表示:“以保险作为纽带,把众多的分散农户组织起来进入期货期权交易市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产品价格风险问题。”

因在服务“三农”方面的独特作用,“保险+期货”已连续七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月22日发布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等内容。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对金融工具的诉求,主要是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农业保险与金融工具的组合创新可以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实现了金融链条的良性互动。”广东银保监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黄海晖表示,“农险+期货”创造了市场价格风险保障的可能性,“农险+融资”使得保险标的成为优质抵押物。

调研团队发现,广东遍地开花的“农险+”创新探索正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据广东银保监局的数据,“政银保”农业合作贷款模式列入省普惠金融“村村通”试点项目,在佛山、江门、湛江等多个地市开办。此外,全省有18个地市开办“保险+期货”项目试点,涉及生猪、鸡蛋、玉米、天然橡胶、饲料成本等多个品种。

来自广东银保监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辖内银行机构生猪产业贷款余额431.24亿元,同比增长38.41%,惠及各类生猪养殖户1.9万户。2021年,全辖开办37个生猪价格“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累计为1.79万吨生猪期货交易提供风险保障3亿元,支付保险赔款502万元。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黄斌民认为,农业保险延伸发展了综合金融服务功能,“如发挥金融机构资源优势,降低农资采购成本;助力引导农业产业园区、镇村形成‘政银保担基企’全面金融合作,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等”。

深入产业链??

打开农业转型升级空间

除了汇聚金融资源,农业保险在广东还以派生功能参与农业全产业链,为农业转型升级打开空间。

在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平安财险汕头分公司为诚达丰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火龙果生产基地装上一个“白色盒子”。通过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溯源系统,消费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了解每一颗火龙果的生长、运输和销售过程。火龙果因此获得新的附加值。

“科学管理让火龙果品质有保障,溯源保障让消费者更信任,不仅让火龙果更畅销,价格也更有优势。”基地负责人陈少峰尝到了“保险+溯源”的甜头,同时不再担心销路问题——平安财险以拥有上亿用户的“平安好车主”APP为火龙果带货,“零售价比批发价更高,上架十天就多赚了几万块”。

这不是“农险+”助力种养生产提质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个案。

在广州,国寿财险在广东省首创“农险+农服”模式,落地广东省水稻种植灾害统防统治产量损失保险产品,为水稻种植户应用种植托管服务提供1.76亿元的风险保障。

在佛山,中国太平洋产险佛山分公司与科技公司合作上线水产一体化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在线鱼医生问诊等农险创新项目,促进水产养殖户减损降本增产提质增收。

在肇庆,国寿财险肇庆中支与供销社合作,探索“产供销+保险+银行”新型助农支农模式。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所所长刘佳宁认为,广东的农业保险正由“单向、单独”向“交互、协同”转型,“农业保险的跨界融合创新,深入推进了农业保险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融合发展”。

拓宽的“农险+”思路在逐步成形并日益得到重视。黄海晖表示,农民和农企在转移风险的过程中获得许多附加服务,这些服务切合农业产业实际需求且日益形成正循环,“这些功能作用不容忽视,应当不断加强”。

如梅州市的“保险+防返贫”就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创新“农险+”的新价值。在该市,各县(市、区)相关部门统一为建档立卡脱贫户出单“防返贫救助责任保险”。一份既包括医疗保障、意外保障、家庭财产保障、教育费用保障、传染病救助保障等防返贫风险保障,也包括返贫救助、产业帮扶救助、就业帮扶救助等防返贫救助保障的保单,为13716户建档立卡脱贫户系上有效“安全带”。

“农险+”尚有新的探索空间。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自强认为,探索“保险+无害化处理”可保障食品安全,“保险+物流+电商”则能打通乡村农产品销售环节。中国太保产险广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郁宝玉则认为,可以开发“农业订单+保险+期货”等新的农业保险形态,将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好惠及“三农”领域。

黄海晖表示,农业保险在辅助融资、农产品品质管控、品牌建设、食品安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空间,这也是未来需要合力推动的方向。

发挥“促”作用??

形成农村保险生态圈

农业保险不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器”,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调研团队发现,“农险+”正在用新金融的理念,在产业、生态、乡风、治理领域为乡村振兴带去更多的破解思路。

在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梅溪村搭袋角,梅州啓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2000多亩桉树还需要种植两年才能获得砍伐许可。但在这两年里,啓明生物科技仍从这片森林获得收益。

在2月份,啓明生物科技公司购买了平安财险梅州中支的“森林碳汇指数保险”。保单的保险责任由赔偿和补偿两部分组成,当保险期结束,森林的实际碳汇值低于约定值时,保险公司将给予赔偿,高于约定值时,保险公司给予补偿。但保险赔款只能用于提升森林固碳能力有关的费用支出。

“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保险+碳汇”提供了一种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和思路。“森林碳汇指数保险为森林增加了更高的保障金额。”平安产险梅州中支副总经理张纪世介绍,碳汇保险是对国家生态政策的补充,碳汇保险的双向机制鼓励做好生态建设,同时对损失进行赔付。

这是保险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广东,类似的探索已经从单纯服务农业现代化拓展到乡村振兴的新领域。

比如投保的土地变肥沃了,保险公司还将给予保险赔付。中国太平洋产险梅州中支为梅州大埔县约2万亩耕地提供2000余万元的耕地地力指数保险保障。“投保后,我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耕地地力提升工作。地力有所提升,我们不仅能实现粮食增产增收,还能获得每亩地最高800元的保险赔款。”投保农户陈其南向记者介绍。

这种正向激励机制的设置,可以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中国太平洋产险梅州中支相关负责人表示,耕地地力指数保险最大创新点在于引入正向激励机制,调动了农户参与耕地地力提升的积极性,将成为提升耕地地力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金融支农新模式。

以“促”的作用推动乡村振兴,成为农业保险在发挥“保”的优势外的新方向。“举例而言,农业保险可以合理介入农业产业化,尤其是龙头企业或产业园前期的产业规划、中期管理和后期销售等,提供一条龙的服务,包括为产业发展、产业管理提供订单能力等。”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党委书记栾海涛表示。

不局限于农业产业,农业保险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日益成为业界重视的大课题。“乡村振兴所要求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生态及治理环境等可以通过农业保险的机制创新在金融支农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刘佳宁表示,农业保险作为农村金融的底层架构基础,正在与政府、金融机构、产业链融合,辐射形成一个多元主体农村保险生态圈。

黄海晖表示,务实拓宽“农业保险+”的服务领域,稳步加强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农业补贴、灾害救助、生态保护补偿等方面的政策融合,可以不断发挥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综合效应。(黎华联 文舸)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