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要闻 国内 产业 财经 滚动 理财 股票

【环球播资讯】一季度经济最猛的,为什么是一座四线城市?

2023-05-22 18:07:16 来源 : 前瞻网

“日本800万辆汽车产量、550万个工作岗位将会灰飞烟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是丰田曾经的当家人丰田章男,在2021年面对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浪潮时说的话。

当时他的意愿只是通过释放恐慌,逼迫日本政府扭转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策。然而如今看来,这番话似乎成了正在实现的预言。

1

继去年超过德国之后,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107万辆,超过日本的95.4万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单看品牌,出口前5的车企中,上汽靠的是“英国品牌”名爵的门面,五菱挂的是合资方通用旗下雪佛兰的标志,还有一家是特斯拉,中国品牌在海外的接受度仍有待提高。

但在面子之下,中国本土汽车产业链高速发展的里子,已经切切实实拿在手里

汽车是现代大工业里产业链最长、覆盖面最广的门类之一。材料里的金属、高分子材料、织物、油漆,制造工艺方面的铸造、钣金、焊接、冲压,还有各种电子和软件环节,面面俱到。

日本550万汽车产业工人,绝大部分不在丰田、本田这些品牌主机厂工作,而是分散在从上游零部件制造到下游交通运输的整条产业链里。

一家大型车企养活一座城市例子并不少见,一个完整的汽车产业可以养活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所以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会对汽车产品贸易设置高昂壁垒,保护本土汽车产业。

这也意味着,出口汽车不一定是本土品牌,但一定是本土生产,本土生产代表着产业链的本土化。中日汽车出口的此消彼长,代表着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和数以百亿计的产值正从日本流向中国。

过去国际汽车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比例是5:3:2,零部件生产商占汽车总利润的50%,主机厂占30%,销售商占20%。

但在外资对零部件技术和整车企业经营的控制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利润分配比例是2:5:3,被外资品牌牢牢掌握的主机厂和销售商占了80%,本土产业链其他环节最多只占到20%。

随着新能源时代到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利润也将逐步迎来再分配。

近些年日本汽车连续曝出造假事件,包括2015年高田气囊产品缺陷,2016年三菱油耗数据造假,2017年神户制钢金属指标造假、东丽汽车轮胎强度造假,2018年日产排放数据造假,2020年电装燃油泵缺陷、均胜安全带数据造假,2021年曙光制动器数据造假等等。

这充分说明随着产业链瓦解,日本汽车产业必须通过大量造假来极致压缩成本,才能维持利润

过去燃油车时代,爱信、电装之类的日本汽车产业链巨头还能通过将部分业务转移到中国,分享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红利。

但是随着赛道转换,整体转型较慢的日本汽车产业很快就会被中国甩开,出口外销、行业利润的变化会更加剧烈。

去年NGO“CLIMATE GROUP”委托前三菱和日产的电动汽车项目负责人共同撰写了一份报告,里面估计,日本汽车产业到2040年将失去172万个工作岗位和60亿美元利润,导致GDP下滑14%。

按照当前的趋势,我们可以乐观地期待,中国车企和零部件企业把这部分财富全盘接收。

在这个过程中,无数人的命运将会改写,全国产业格局将发生剧烈变化,几座,甚至十几座城市的面貌和地位将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

当然,这里不包括一线城市。因为一线城市本身产业布局全面,又肩负着带领中国产业向上突破的重责,未来主攻的更多是电子信息、高新技术、金融等尖端产业。

那么在这波鲸吞日本汽车产业的大潮中,有哪些二、三、四线城市受益最大?

2

首先定义一下城市级别。

目前并没有官方认定的城市分级体系,本文也不采用过往营销意味浓重的地方媒体榜单,而是从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实力出发,将所有非一线的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GDP超万亿城市,统一认定为二线城市。

在这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典范是西安。

2组数据可以看出在新旧汽车产业时代,西安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2011年西安汽车工业总产值747.8亿,2020年为1266.11亿元,用近10年时间增长了500亿;而接下来,西安仅用2年时间,就在2022年实现了汽车产值突破2000亿的跨越。

这一成就的背景是,依靠比亚迪工厂生产的99.5万辆新能源汽车,2022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01.55万辆,压倒上海的99万辆,夺过了“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宝座。

今年一季度,西安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再次实现了37.5%的高额增长,带动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4%,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3%,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带动下,西安GDP增速达到7.6%,远高于全国4.5%水平,在24个GDP万亿级城市中也排名第1。凭借这一增速,西安今年一季度跨过20强门槛,由去年年底排名22位升至18位。

作为比亚迪在深圳以外最早落子的城市,西安现在是比亚迪的北方总部基地,也是除总部深圳以外,比亚迪布局最全、业务合作最广的城市。

预计在今年6月,比亚迪西安工厂四期扩建工作将建成。届时,该工厂这将成为比亚迪首个年产能突破百万辆的超级工厂。

除了比亚迪外,西安还坐拥吉利和陕西汽车这两大主流车企。

目前西安汽车制造产业发展形成了“三开发区+三行政区+一产业合作园区”总体布局。

具体来看,高新区发展以形成高新汽车产业为主,西咸新区以新能源汽车和其配套零件生产为主,经开区则以卡车为主,三大行政区生产均以汽车零部件供应为主。富阎产业合作园区则以新能源汽车配套措施为主。

根据规划,西安汽车产业产值将在2025年达到4200亿元,年均增速27%。

除此以外,二线城市中的长沙、青岛、合肥等,也都是近几年借新能源东风,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城市。

其中,长沙2021年汽车工业产值为1074.8亿元,2022年就突破1600亿,增速超70%;

青岛汽车工业总产值在2021年接近1600亿,目标是在2024年突破2000亿元;

合肥2021年的规划是,新能源汽车产值到2025年突破1000亿,但是今年的目标已经变成年内突破2000亿,可见近年发展之快。

有崛起的,也有在新能源浪潮中停滞和塌陷的,比如武汉重庆。

作为“东方底特律”、传统汽车时代中国六大汽车城之一,重庆汽车工业总产值在2012年就达到2390.73,2016年就突破了5000亿。结果随后行业转型的3年,重庆汽车工业大踏步倒退,2020年才稳定到3711.52亿,2021年重新突破4000亿。

同样是传统汽车城之一的武汉,在2018年汽车工业总产值就突破了4000亿,但武汉经信局工作人员在2022年接受采访时透露,2021年汽车产业产值突破3300亿,退步明显。

此外,这2座城市虽然依托于传统汽车产业遗留的强势,拥有较高产值,但在新能源时代,其成色仍有待检验。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武汉2021年汽车产业3300亿产值中,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只占200亿元左右;而去年西安2000多亿汽车产值中,比亚迪一家就占去了1362亿。

3

二线城市以下,某个或某几个强势产业对于城市的意义更加凸显。

从日本汽车产业崩塌中收益最大的三线城市(本文中指所有非二线省会城市,以及省内影响力较大的非万亿城市),常州算是一个。

在全国各地竞逐新能源整车产能的时候,常州率先从上游动力电池突破。2018年常州大胆押注濒临破产的中创新航,换来如今港股市值300亿企业的故事已被津津乐道许久,很多人忽略了就在同一年,另一家巨头蜂巢能源也将总部落户于常州市。

加上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动力电池工厂,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的龙头企业中,有4家布局常州。

2021年,常州的动力电池产量超过57GWh,已经占了全国1/3,以一座三线城市的资源将这个产业做到了全国第1。2022年,常州动力电池产业实现产值超1700亿元,同比增长超140%,连续2年实现产业倍增。

以动力电池为突破口,下游产业在常州快速集聚。2022年9月,比亚迪投入100亿,开启了常州二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年产能将从20万辆翻番至40万辆。

而在动力电池和整车制造之间,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企业数量超过3400家,同样是全国第1,可见其产业发达程度。去年11月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将常州列为第5。

2022年,常州动力电池规上企业完成产值1703亿元,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

今年以来,常州新能源整车制造开始爆发,一季度实现产值257.2亿元,同比增长169.7%,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122.5%。《常州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要达4000亿元。

2022年,常州经济总量超过9500亿,不出意外的话,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带动下,常州GDP今年就能突破万亿,成为三线城市中领先的破局者。

再往三线以下看,受人口、财力和产业基础的限制,很难参与第一波对新兴产业的争抢。

也不排除有运气好的,出现了某个巨头企业,带领全市经济起飞,比如宁德。伴随着宁德时代崛起,原本只靠不锈钢新材料支撑经济的宁德,在2021年有了2个千亿产业集群。

并且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产值2021年底才突破1100亿,2022年就达到2750亿元,增长非常迅速。

2022年,宁德GDP增速高达10.7%,省内排名第1,放到全国也是数一数二。

运气好的另一种体现,是“老天爷赏饭吃”。比如说江西宜春,有着超900万吨的有氧化锂储量,坐拥全球最大的多金属伴生锂云母矿。凭借对本地锂矿资源的大力发掘,去年GDP增速达5.2%,同样位居省内第1。

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赣锋锂业、科力远、欣旺达等动力电池行业龙头企业全都在宜春有所布局,累计投资1500余亿元。在去年的报道中,宜春规划到2025年,全市锂电新能源产业营收要超过8000亿元。

除此以外,江西新余,四川宜宾、遂宁等城市,都有望依托于本土锂资源,在新能源时代迎来产业结构和城市面貌的改头换面。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2023-202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区域产业对标研究、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参考资料:

《比亚迪登顶哪些城市“躺赢”?西安常州突围,长沙郑州蓄势》,澎湃新闻

《日本零部件商的艰难时刻》,36氪

《丰田旗下大发汽车承认造假,细数日本车企近十年造假事件》,凤凰网

关键词: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