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要闻 国内 产业 财经 滚动 理财 股票

焦点!经智长三角(257期)丨沪苏浙皖“五一”旅游霸榜 制造业成未来“稳增长”发力重点

2023-05-08 17:51:57 来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卜羽勤 实习生卓皙雯 上海报道

今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上周,沪苏浙以及安徽部分地市分别公布了“五一”假日旅游数据。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统计,“五一”假日上海市共接待游客1564.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8.97亿元;江苏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3988.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0.08亿元;浙江省共接待游客245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1.6亿元。

近日,长三角三省一市还陆续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作为中国经济重要增长极的长三角经济承压前行,运行总体呈现回稳向好的积极态势,多项指标实现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长三角区域内制造业利润率负增长,而服务业尤其是商务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利润实现二位数增长,甚至翻倍。


(资料图片)

在专精特新方面,上两周,包括浙江、贵州、河南、山东等省在内的多地对2023年度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公示。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5部门还公开《山东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到2025年,努力推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左右。

长三角“五一”旅游强势霸榜

今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全国假日市场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

作为国内旅游重要市场,沪苏浙皖地区旅游热度今年依旧居高不下。携程5月3日发布的《2023年五一出游数据报告》显示,长三角地区在“五一”周边游热门吸金目的地前十名中占据半席,在五大周边游热门景区中占据三席。

随着假期结束,沪苏浙“五一”假日旅游数据逐步出炉。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统计,“五一”假日上海市共接待游客1564.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8.97亿元;江苏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3988.18万人次,同比增长277.7%,实现旅游总收入310.08亿元,同比增长220.8%;浙江省共接待游客2456.6万人次,日均同比增长62.5%,实现旅游收入291.6亿元。

安徽省部分地市也发布了“五一”旅游数据。其中,合肥市共接待游客909.69万人次,同比增长360.6%,实现旅游收入44.84亿元,同比增长440.2%;蚌埠市共接待游客41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94亿元,较2019年上涨319.66%;黄山市共接待游客332.5万人次、同比增长313%,旅游总收入22.56亿元,同比增长832%。

此外,据安徽省商务厅消息显示,“五一”假日期间,安徽省重点监测的254家零售和餐饮企业共实现销售额18.28亿元、同比增长16.53%。其中,重点监测的13家餐饮企业共实现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148.43%,较2019年同期增长79.15%。

江苏加快推动文旅项目建设

据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江苏省接待国内游客1.82亿人次,旅游消费收入24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和54%。据银联数据显示,江苏省文旅消费总额1201.54亿元,占全国的10.6%,位居全国第一。

数据走高也代表着江苏文旅市场活力十足,持续向好。同时,江苏省积极推动文旅项目建设,带动旅游市场发展。

4月25日,国家文物局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会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关强提到,在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中要探索乡村文物和线性文化遗产展示利用模式,探索建设文物主题游径。

会议上,江苏省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所在省份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唯一重点建设区表示,要进一步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和价值弘扬。

具体而言,在运河遗产研究与保护方面,要全面摸清运河遗产资源底数、深入开展运河遗产考古研究、持续推进运河遗产保护工程;在运河文旅方面,支持鼓励运河遗产活化利用、培育打造运河文化地标、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加强运河遗产宣传推广。

此外,“水韵江苏·金融赋能”2023江苏省重点文旅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于4月26日在南京举行。此次集中签约项目共计256个,授信额度695.88亿元。其中,参加现场签约项目14个,授信额度189.57亿元。京高淳高岗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宜兴大拈花湾、徐州云龙湖水上夜游等一批重点项目将加快开发建设,尽早投放市场。

长三角制造业成未来“稳增长”重点

近日,长三角三省一市陆续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作为中国经济重要增长极的长三角经济承压前行,运行总体呈现回稳向好的积极态势,多项指标实现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长三角三省一市今年一季度GDP总和为69799.12亿元,同比增加3696.17亿元。长三角GDP总和约占全国的24.49%,较去年同期的24.466%略有提升。

“今年一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整体上增长势头良好,尤其是2月份以来疫情期间被积压的动能持续释放。”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创新工程首席专家邸俊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稳增长、稳就业是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但面对三重压力,一季度长三角区域内制造业利润率仍是负增长,部分省市制造业增速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回落,但与制造业表现相对应的是,长三角一季度服务业回温明显,各项数据均有明显增长。尤其是商务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利润实现二位数增长,甚至翻倍。

针对今年一季度上海等地制造业、服务业表现“冰火两重天”的表现,邸俊鹏表示,在下一季度,制造业需要扛起“稳增长”的大旗。既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赋能,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又要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产业链中“卡脖子”关键技术,提升企业利润率和市场竞争力。

服务业则是稳就业的重点。邸俊鹏表示,随着自动化水平提高,制造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而服务业更多是面对人的需求,因此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增加的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平台上就业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如何解决灵活用工的社会保障是提高服务业就业的关键。

专精特新企业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稳增长背景下,多地加强对制造业的进一步重视,并提出要加强其中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与支持。

5月5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5部门公开《山东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旨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

上述文件明确,每年新培育瞪羚企业400家、独角兽企业3家左右。到2025年,努力推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左右,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1000家左右,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万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入库企业达到4.2万家。

此外,上两周,包括浙江、贵州、河南、山东等省在内的多地对2023年度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公示。

“专精特新企业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其创新能力突出,掌握的核心技术和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好,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将持续着力构建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公益性服务协同促进的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注:专精特新部分内容为全国数据)

(部分综自:各地官网、官微,解放日报、安徽日报、南京日报、宁波日报等)

『覆盖沪苏浙皖每周最新动态和重点政策解读

追踪三省一市千万+企业流动新态势

探索新发展格局下产城发展新潜能

共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出品:21世纪长三角研究院

统筹:卜羽勤

主笔:卜羽勤、卓皙雯(实习生)

编辑:钟映佳

关键词: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