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4 17:14:35 来源 : 河南商报
暂时关闭诉讼服务中心和信访接待场所,暂停线下立案、开庭、听证、案件查询和信访接待等诉讼活动……因疫情防控需要,日前,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多家法院都发出了这样一份通知。
案不能立了、庭无法开了,当事人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别着急,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虽然很多事情线下无法开展,但仍有多种途径可以解决纠纷。
立案
跨域立案让距离“不成问题”
身在郑州中牟,却想要状告远在西安的被告,怎么办?近日,河南省中牟县人民法院通过跨域立案,成功为许某实现了横跨千里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立案。
近日,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许某,到中牟法院立案庭递交起诉材料,要求被告中铁某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支付所欠货款415258元。经审核,该案的管辖法院为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恰逢西安疫情且临近年关,前往西安立案,可能会受疫情影响隔离到西安。许某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中牟法院,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
为了保证跨域立案的顺利进行,立案庭工作人员立即与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取得联系,请求通过跨域立案的方式为许某立案。随后,工作人员通过河南移动微法院将案件材料上传到系统。从上传材料到完成立案,用时14分钟。
调解
调解在“云端”,一起民间借贷案件通过诉前调解平台成功化解
1月12日,一起民间借贷案件通过诉前调解平台成功化解,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维护。
据介绍,2019年1月20日,谭某以资金周转不灵为由向马某借款,马某陆续向谭某出借67033元,谭某承诺于2021年10月30日还款,但借款期满后并未还款。后马某多次向谭某主张还款,谭某都以各种理由进行拖延和搪塞,马某为维护合法权益起诉至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
由于疫情防控要求,马某与谭某无法到庭进行调解。为此,案件调解员与当事人多次沟通后,决定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云上”调解。在调解员的指导下,当事人通过手机和网络进行身份核验后进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
在调解员的主持下,最终谭某同意于2022年1月20日前付清借款67033元,并通过线上方式签订了调解协议,调解顺利完成。
执行
足不出户,约一周时间,法院执行人员帮他要回薪水
2020年9月,小李到河南某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简称设计公司)从事设计师工作。2021年2月,小李因被拖欠工资申请离职,随后为了讨回工资,小李申请了劳动仲裁。
2021年6月,仲裁裁决设计公司向小李支付拖欠工资等各项损失共计13624.78元。设计公司对仲裁结果不服,向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仲裁结果。中原法院经审理后依法裁定驳回了设计公司的起诉。然而这一系列的操作并没有让小李顺利拿到工资,无奈下,小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案件立案后,赶上郑州疫情反弹,为了确保执行工作和疫情防控同步推进,执行员第一时间通过线上送达的方式向被执行人送达了法律文书。
在执行员多次与设计公司负责人沟通后,设计公司履行,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一次性支付13624.78元。整个过程仅用时约一周时间。(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