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4 18:12:13 来源 : 互联网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资料图片)
北京时间8月22日,日本政府表示将于8月24日正式排放核废水,在日本政府宣布此项计划后,香港地区迅速减少了大量日本海产品进口。
可以想象到,未来我国将会大规模减少进口日本海鲜产品,那么这个份额的缺口将在哪里补充呢?
众所周知,南极洲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活动最少涉及的地方,在那里有着丰富的资源等待人类开发,不过由于技术问题,实际上对南极进行探究和开发的只有为数不多的经济较为发达的几个国家。
近日,我国南极科考队伍在经过一系列研究分析后得出,在南极发现了可供国人食用的巨大粮仓,一旦开发将会极大地满足我国人口的粮食问题。
这一重大发现不仅是震惊了全球科学界,也同样引发了人们对南极潜在资源的关注。
而这里所说的海上粮仓指的就是南极洲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据统计南极洲周边海域约有310万平方公里,拥有30多种鱼类、400多种软体动物和200多种底栖生物。
而在南极地区最多的物种当属磷虾,据不完全统计,尽管每年人类和其他海洋生物要食用几亿吨磷虾,但是全球每年的磷虾总数仍然保持在300亿吨左右。
磷虾作为群居生物,每立方米的海水里竟然能容纳多达30000只磷虾。
而每一只成年雌性的磷虾体内,都藏有数以千计的卵,约占它们体重的三分之一。
可以说,磷虾天生就是为了繁殖而存在的。一到每年的繁殖季节,成千上万只磷虾会聚集在一起。
除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可以供人类食用以外,南极地区的生态系统同样对人类社会生产有着重要作用。
作为较为封闭的海域,南极地区的人类活动较少,因此这里的生态系统较为稳定,不受外界污染和过度捕捞的影响。
所以,只要合理管理和保护这一资源区域,就可以有效地延长其可持续利用的期限,确保人类长期受益。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进行南极鱼类的开发利用,并建立了相应的渔业调控政策。
南极鱼类的开发可以促进中国渔业的发展,提高中国渔业在全球的话语权和竞争力。同时,南极鱼类资源的利用还可以推动中国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为中国人口提供更多更好的食品选择。
目前世界各国已经达成基本共识,各国可以根据约定合理地对南极地区资源进行开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可以因此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