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要闻 国内 产业 财经 滚动 理财 股票

名家话端午 | 循着粽香,探寻老济南过端午的特有习俗

2023-06-24 22:28:33 来源 : 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资料图)

碧筒饮时露华香 标山风烟有胜概

​——老济南端午旧俗摭拾

张继平

过去济南民间过端午节习俗很多。

进入农历五月后天气炎热,各种毒虫孳生,常有瘟疫流行。端午节清晨,当地居民家家门上画门符,插艾蒿、菖蒲,在屋角阴暗处撒石灰,以驱“五毒”(蝎子、蜈蚣、毒蛇、壁虎、蛤蟆)避邪;在身上悬“艾虎”(用艾蒿编成老虎形状)、彩葫芦、荷包;用五色丝线缠成粽子形,挂在帐子上,以驱瘟避秽。大人们给儿童身穿印有五毒图案的绸衣,或将五丝线缠在孩子胳臂上,将雄黄酒涂抹在儿童额头上以避邪驱疫;把装有朱砂的香袋挂在身上,俗信防止儿童被惊吓。端午节正值“榴花红似火”的季节,济南民间以新鲜石榴花瓣及艾叶泡水后洗眼(或用艾叶煮鸡蛋,在眼上滚几下),有明目之说。端午节清晨人们上山采草药,俗称“踏百草”,青少年则有“斗百草”之习。早年间还有“焚故药”的习俗,是日中午时分,将家中原存的旧药,在院中焚烧殆尽,寓意祛病保健。

实际上,过去老济南在端午期间,还有两种特有习俗,今已消失不见,一是明湖泛舟碧筒饮,另一是妇女祈嗣田文庙。现分别介绍如下:

济南日报 吕传泉 摄

据清道光《济南府志》卷十三记载:“仲夏月五日……历之士大夫携酒泛湖,作碧筒饮。”乾隆《历城县志·风俗》也载:“仲夏月五日……士大夫携酒泛舟,作折(碧)筒饮,即小民亦携壶剧饮树下。”所谓“碧筒饮”,是1700多年前发明于济南大明湖的饮酒习俗。泛舟时,采摘卷拢如盏、刚刚冒出水面的新鲜荷叶盛酒,将叶心捅破使之与叶茎相通,然后从茎管中吸酒,人饮莲茎,酒流入口中,诚为暑天清供之一。用来盛酒的荷叶,称为“荷杯”“荷盏”或“碧筒杯”,因为茎管弯曲状若象鼻,故也有“象鼻杯”之称。作碧筒饮时,“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此饮酒之俗传布大江南北后,颇为达官贵人、文人名士青睐,成为千古风尚。宋代文人墨客不但将碧筒饮广而扬之,还常以“荷叶酥鱼”为佐肴:“暑月,命客棹荡舟莲中,先以酒入荷叶束之,又包鱼酢他叶内。候舟回,风熏日炽,酒香鱼熟,各取酒及酢作供,真佳适也。”(宋林洪《山家清供》)明代济南名士刘敕(《历乘》撰者),曾在端午之夜邀请好友泛舟大明湖,为我们留下了“荷花娇欲语,荷气袭人裳”“呼儿取碧筒,酒吸露华香”的著名诗句。“小民亦携壶剧饮树下”,是说,即使是无缘泛舟的平民百姓在端午这天也携酒在田边路旁的树荫下饮酒作乐。如今,想象古人以荷叶为杯而饮酒,不仅可以领略到济南夏挹荷浪的旖旎风光,更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温厚意蕴。

天桥区济洛路五一广场东侧不远处有两座兀立并列的石山,一座称作标山,一座今称作凤凰山。但在古代,济南城北这两座山是统称为“标山”的。两座山海拔高度仅差十米左右,所以人们在视觉上感觉两山高度相差无几。标山为济南城北制高点,为旧时济南“齐烟九点”之一,乃登高赏景的佳地,元代济南名士张养浩曾撰《标山记》以赞之。在古代,标山上除了有石洞、标山亭、关帝庙和钟鼓二楼外,还有专门祭祀“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庙(亦称田文庙、薛公祠)一座,一度香火繁盛。孟尝君,名田文,齐宣王异母弟,因封于薛地,世称薛公,相传他的出生日正逢五月初五日。清代以前,济南妇女有在每年五月端午孟尝君生日这天到标山薛公祠烧香求子的习俗:“历城北标山有孟尝君庙,端午日,妇人祈嗣者甚众。”这段话是清代进士沈可培(1737—1799)《莲子湖舫歌一百首》中一诗的诗注,沈可培诗云:“天中佳节日迟迟,少妇香车缓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驰。臂绕兵符头插艾,标山先拜薛公祠。”(《泺源问答》)清代进士刘岩(?—1716)《历下杂咏二十绝》也有吟咏玆事诗:“绿棹焚香载丽人,生儿五日复谁嗔。北标山下田文庙,不比风波妒妇津。”其诗后注也载:“午日妇女至田文庙祈子,以(田)文五月五日生也。”由于烧香的女眷太多,竟造成香车堵塞(“缓辔行”),可见当年孟尝君庙香火之盛。“泺口南头路不遥,标山翠色起单椒。年年重五烧香去,多少游人过小桥。”清代文人张廷叙的这首《标山竹枝辞》,更是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人们去标山祈拜孟尝君习俗的盛况。

今又重五,循着扑鼻粽香,回顾一下老济南旧时端阳的尘世云烟,不亦快哉!

关键词: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推送
归义军张议潮_归义军 2023-06-24 22:32:40
excursions(excursion) 2023-06-24 22:32:02
代理记账公司 2023-06-24 22: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