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要闻 国内 产业 财经 滚动 理财 股票

基金经理大揭秘 三位明星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框架解析

2022-07-05 10:55:30 来源 : 中国基金报

今年的大幅回调,让投资者更加意识到业绩稳定、回撤控制的重要,这也是真正能做到长期投资的关键。

而夏普比率作为判断基金“性价比”的指标,它衡量的是基金风险调整后的超额收益,表明投资者每多承担一分风险,能拿到几分超额收益。因此,夏普比率数值越高,表明这只基金在同一风险下能带来更高的超额收益。但也因为它同时兼顾风险和收益,要实现持续优异,难度很大。

据近期天相投顾发布的统计,在2017-2021年,有6家基金公司的14只积极偏股型基金产品每年夏普比率持续位于同类排名前50%。

借此机会,本期,基金君将为大家介绍其中三位明星基金经理,他们分别是工银瑞信基金王君正、嘉实基金姚志鹏、富国基金林庆。通过解析他们各自的投资风格和框架,帮助大家了解这些优秀投资人背后的投资理念。

工银瑞信基金:王君正

近几年,公募基金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基金经理,有价值派、有成长派、有量化派,而今天介绍的,是工银瑞信基金的研究部副总监、基金经理王君正,则是一位偏向大盘成长型,追求长期超额收益的选手。

王君正此前曾担任泰达宏利基金研究员,而后于2011年加入工银瑞信基金,任大金融、房地产行业研究员;2013年正式任基金经理,开始管理自己的第一支基金。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的跃升只用了2年,在公募银行系龙头的公司,也算是公司对其实力的认可了。

时至今日,王君正已经有将近9年的投资管理经验,在管产品11只,规模为149.37亿。

从数据维度来看,王君正的长期业绩更是可圈可点。智君科技显示,截至7月1日,王君正近5年,年化收益率为11.49%,好于沪深300.同时,最大回撤仅为为24.26%,远超沪深300,并且旗下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高于29%同类经理。

从王君正管理基金的轨迹就能看到他不断在拓展自己的能力圈。正因为此前的工作经历,研究员时期的王君正专攻地产行业,所以初始管理的基金也是主要为金融地产领域。而在2015年开始管理全市场基金后,逐渐把能力圈拓展到了医药行业,2018年开始又拓展食品饮料行业。

所以,王君正管理的基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金融地产主题基金,集中投资于持续在深耕的强周期行业;另一类是全市场选股基金,行业相对分散,目前主要布局的都是医药、食品饮料、银行、非银金融、电气设备等。

王君正在此前的直播交流中将自己的投资框架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研究上做到聚焦,只有聚焦才能做到深度研究;这一点也与前文所讲述的王君正职业履历息息相关。

第二,个股选择上,偏好高质量的成长股;王君正希望通过自己的投资理念,找到长期盈利能力和成长性都比较强的高质量成长股。

第三,组合管理上注重风险控制。

具体到选股而言,通过对于王君正的持仓风格中,不难发现他是一种守正的白马股风格,通过选出各行业的龙头公司或高质量公司进而获得超额收益。

因此,王君正的选股遵循两大原则,一是长期优秀的盈利能力,二是长期优秀的成长能力。

在他看来,一个好企业,盈利能力一定要优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或者在未来体现出来。通过ROE和ROIC这两个指标,甄别出市场上表现较好的企业。

对于选择优质成长型企业的标准,王君正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将此总结为:“盈利能力可能来自于好的行业,来自于企业的竞争壁垒,或者来自于核心竞争力非常优秀,同时也要有足够好的公司治理能力,不能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同时,王君正对于回撤控制做的较好,主要通过个股控制,其次辅以部分组合管理。这种回撤控制方式也使得王君正在动荡行情下仍保持良好的回撤水平。截至目前,韩创2022年最大动态回撤为18.47%,大幅低于沪深300的34.31%。

从持仓来来看,王君正的基金非常均衡,仓位控制在70%左右,前十大持仓股的占比在30%-40%上下,持仓以地产、银行、证券为主,辅以少量的白酒、新能源,且其当下个股换手率也低于行业均值。

展望2022年的市场,从行业表现方面,王君正认为稳增长政策预期较高的行业如建筑和地产等行业体现出较强的韧性;受益于俄乌冲突刺激下商品价格上涨的周期类行业如煤炭、有色、农业等表现较好;成长类行业由于过去整体涨幅较大,今年出现了较大回调;消费类行业由于疫情因素和居民收入影响,表现不佳。

展望未来,尽管短期经济数据压力较大,我们对国内经济增速回归潜在增长水平抱有谨慎乐观的态度。未来市场可能以震荡上行为主,考虑到年内绝对收益类账户损失较重,仓位提升也较为谨慎,市场短期持续大涨的可能性有限。当前市场从此前的恐慌状态逐渐过渡到存在结构性机会、可以选股的均衡状态。后续主要操作思路是在国内稳增长、海外控通胀的大环境下,重点关注业绩改善明显、估值较为合理、长期看具备成长稀缺性的标的,努力改善业绩,力争为投资人带来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

嘉实基金:姚志鹏

在新生代的基金经理中,姚志鹏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不同于大多数基金经理是从研究员开启的职业生涯,姚志鹏在进入金融行业之前,最早是在实体企业工作多年。

在拥有多年实业工作经验后,使得姚志鹏更加会以实业思维和心态看待公司。正如他所说,愿意以买公司的而不是买股票的心态去投资一家公司。

偏好成长、擅长选股、淡化择时、长期持有,更是成为了姚志鹏管理基金的6年来展现给外界的主要投资标签。

回看姚志鹏的基金回报,确实长期业绩突出。根据智君科技显示,姚志鹏近5年,年化收益率为20.4%,好于沪深300.同时,最大回撤为44.39%,旗下股票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高于92%同类经理。

将能力圈聚焦到先进制造行业,在姚志鹏看来仅仅是找到了一条长坡厚雪的赛道,想要获得更高超额收益,则需要投资方式和理念的加持。

因此,在投资过程中,姚志鹏很少跟从短期变化进行择时操作,而是将精力放在细分领域和个股研究上,判断行业景气度和发现具有价值的企业。

在嘉实基金的公众号中,曾详细介绍了其投资框架。姚志鹏有着一套“中观画龙、微观点睛”方法论,共分为三点。

第一,先将各个行业,在景气中的位置以ROE(净值产收益率)为基准做标注,找到6~7个景气触底回升、且有长期空间的品种,作为重点配置方向;

第二,希望用产业周期视角,选择周期积极向上、尤其从底部刚开始的行业进行配置,用行业贝塔性收益去对抗宏观的不确定性,提高胜率;

第三,内核依然是从景气行业中自下而上,精选个股。

对于自己的投资框架,姚志鹏也在基金报的采访中表示,他将从ROE-DCF 框架出发,相信在一轮产业的大趋势中,驱动类资产自始至终贯穿整个产业的演进过程,同时也相信均值回归。

不过,基金君发现或是受去年底以来成长股回调影响,使得姚志鹏管理的产品短期净值回撤较大,但从1年、3年、5年的中长期业绩表现来看,依然显著跑赢基准。截至3月底时,姚志鹏在管公募基金规模由去年四季度末的300多亿缩水至250亿元,但从申赎情况来看,净赎回比例普遍不大,应主要为净值回撤所致。

对于基金组合管理,姚志鹏整个配置思路仍是立足于长期,看好高增长、高股息,这两个核心投资方向。

高增长方向,姚志鹏恪守的原则是,精选估值性价比。他认为所有超越企业盈利增长的股价上涨,中长期都可能有风险,均值回归,从来只会迟到不会缺席。所以在选择高增长资产时,比较注重对于估值的把握。对高增长资产来说,主要关注智能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科技、5G、新兴消费产业、军工以及港股科技等优质核心资产。

还有一类是高股息资产。在中期维度去看,姚志鹏认为高股息资产从股息率上其实已经跑赢很多理财类产品。因为股息率的稀缺性,在未来高收益资产越来越稀缺的环境下,这类资产其实较大概率会有重估的机会,只是在时间范围内的不确定性。因此,这一方向主要关注以金融地产为核心的优质标的。

展望 2022 年市场,在中国基金报的最新采访中,姚志鹏表示整体上更看好新能源汽车板块。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市场波动也比较大,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关于新能源,在大逻辑层面,会更偏向中下游企业,或者在这个时间点对下游企业比之前要更加乐观一些。因为现在已经逐步看到下游企业确定性在明显提升,特别是通过终端价格传导,得到持续验证。而且很多企业很有可能会面临类似过去乘用车大幅上行周期中所展现的状态,即销量快速上移,利润率、规模效应也快速显现。

从中长期视角而言, 除了极少数资产如石油等之外,全球几乎所有资产中,绝大部分长期维持大市值的公司都是中游或者下游的公司。所以他认为新能源板块的中下游领域,应该也会持续依靠其产品供给端的差异化、成本上的优化能力等因素,塑造出一些长期核心竞争力,因此他认为整个新能源板块的中游和下游可能是最需要关注的领域。

富国基金:林庆

比起商科出身,并且一毕业就进入投资行业的多数基金经理,林庆的人生经历可谓十分丰富。林庆毕业于复旦大学,本硕专业都是计算机,毕业后先是在IBM工作了两年。而后又转身去复旦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至今已具备13年证券从业经历,以及7年基金管理经验。目前在管6只基金产品,其管理基金总规模约79.35亿。

不过,林庆的入行之初并不是很顺利,从业一开始就经历熊市。正是由于这段经历,也使得林庆对于风险会看得比较重,同时对于回撤控制的要求也会比较高,因此不会押注于某一个行业。

正如林庆自己所说:“本质来说我们要提高胜率,就应该少击球,我们要一击击中,就要击空间大的,市场涨跌其实不太重要,重要在于我的股票或者我的组合能不能涨。这个时候只要我的集中度、胜率够,我选的公司空间又大,其实我是能够跑赢市场的,我不需要每一个热点,每一个板块都去布局。”

不过,衡量一个基金经理,肯定要用数据来说话。智君科技显示,截至7月1日,林庆近5年,年化收益率为19.78%,好于沪深300.同时,最大回撤为29.56%,好于沪深300.综合来看,林庆的长期业绩确实可圈可点。

除了讲究胜率、关注风险,林庆的投资理念在这几年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果从这两年来看,最大的改变在于从“和而不同”转向“和有不同”的投资逻辑。

在富国基金的公众号中,林庆对于自己的框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所谓的和而不同是希望追求长期α回报,是长期价值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林庆不希望自己为了特立独行而特立独行,应该和市场有所融合。

转变为和有不同之后,最大的改变体现是林庆将基于β,追求α,以成长为主,兼顾均衡和逆向。

具体来讲,林庆认为:一,有α的心才能赚到β的钱,同时抗住波动;二,β不常有,而α是逆风时候的底线;三,适度的均衡与逆向能保证大基金的净值波动相对稳定。

林庆对此也表示,“我希望管理的基金能够有长期稳定的表现及可持续的绝对收益,无论是对于投资人还是对于基金经理而言,最终还是要有绝对回报才能体现投资的意义。”

具体到选股逻辑上,林庆主要通过分析供需关系、商业模式、竞争结构、产业周期、公司治理结构等因素,自下而上精选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高性价比标的,长期关注企业护城河和超额盈利能力,中短期关注趋势及安全边际变化。

除此之外,IT背景的林庆也将量化思维融入选股中,跨界融合,通过市场和技术指标、财务指标进行筛选,也会在全市场范围内,通过一些自然语言深度学习模型进行选股。

展望2022年,在富国基金公众号中,林庆表示,2022年无疑是困难的一年,市场基本面既有外部的国际压力,又有内部的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压力。从估值与流动性层面,经过过去3年的总体正收益,稍微有些成长性的个股估值普遍不低,深度价值倒不算贵,但估值修复往往就是几天,基本面又不支持继续上涨。同时,各参与方,比如散户、基民、机构、外资等对权益市场的配置也进入相对较高的水位。所幸,目前中国的GDP总量已达百万亿级别,产业分工又非常完整,上市公司数量也足够反映大多数行业的景气与发展。在没有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我们总能在市场中找到一些结构性机会。

目前,他表示仍非常看好科技领域与出海全球化方向。参考美国七十年代股灾后,包括“漂亮50”的大跌后的经济增长,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科技创造新的行业与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全球化扩大企业的市场空间。相信这也会是产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同时,林庆认为消费与医药在下跌后具备很好的投资价值,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