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要闻 国内 产业 财经 滚动 理财 股票

最新消息:维科精密IPO成长性三遭诘问 发明专利“突击凑数”挑战创业板定位

2022-09-23 08:59:52 来源 : 叩叩财讯

导读:创业板板性判定的一大要义便是“创新性”,无论是其自身的实力,还是与可比同行相较,维科精密都可谓差强人意。尤其是在能直接反映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专利发明的数量和质量上,维科精密的“蹊跷”之处都在拷问着其与创业板“三创四新”板性的适配度。

本文由叩叩财讯(ID:koukouipo)独家原创首发


(资料图)

作者:姚 毅@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创业板从来不缺家族企业的申报。

日前,又一家典型的家族型企业即叩响A股创业板的上市之门。

2022年9月23日,深交所创业板2022年第69次上市委会议即将拉开帷幕,三家企业的IPO申请将在这场上市委会议上依次接受上市委员们的审度与是否复合上市条件的表决。

上海维科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维科精密”)便是这三家不日就将接受上市命运宣判的企业之一。

作为当日排序最后一家上会接受审核的企业,维科精密的基本面也可谓是三家企业中最为羸弱的。

无论是其在2018年至2020年间曾出现的业绩持续下滑,还是在2021年后业绩较大幅增长后那才仅仅录得的5000万出头的扣非净利润,都让维科精密IPO能否获得监管层的认可留下了不确定性。

公开信息显示,维科精密为一家主要从事汽车电子精密零部件、非汽车连接器及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在此次IPO申报材料中,维科精密表示自己“以精密模具设计及加工、自动化产线设计及组装为核心,通过与客户同步研发设计,整合注塑、冲压、绕线、焊接、装配等一系列工艺技术,向客户提供产品及模具设计、精密制造及检测等全流程配套服务”。

此次IPO,维科精密则计划发行不超过3456.37万股以募集4.3亿资金投向“汽车电子精密零部件生产线扩建”、“智能制造数字化”等两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股权结构较为单一,是此次维科精密IPO区别于同期申报企业的一大特性。

新加坡籍商人陈燕来和他的中国籍妻子张茵被认定为维科精密的实际控制人,二者通过由其全资持股的新加坡天工间接持有维科精密目前92.83%的股份,而剩余的7.17%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则被赋予给了二人刚刚23岁的女儿陈映璇。

也就是说陈燕来一家三口控制着维科精密IPO之前的所有股份。

纵然股权结构单一避免了外部股东通过突击或低价入股构成利益输送的嫌疑,但同样带来了“一股独大”形成的内部治理结构弊端。

在除此之外,在维科精密的历史沿革中,也曾出现过出资问题,在IPO报告期内也曾连续几年碰触过劳务派遣的违规红线。

但这些瑕疵,似乎都不会对维科精密IPO形成重大障碍。

“对维科精密此次IPO比较有质疑的问题还是集中在其业绩的成长性和技术的先进性上,这直接关系到其是否符合创业板‘三创四新’的板块定位。”来自于沪上一家大型券商从业十余年的资深保荐代表人告诉叩叩财讯。

的确,据叩叩财讯获悉,在过去9个月深交所对维科精密IPO的上会前问询中,有关其是否具有成长性的疑问一直牢牢占据着对其多次反馈的最重要位置。

自2021年最后一天获得IPO受理后,9个多月来,包括落实审核中心意见在内,维科精密共经历了深交所的三次问询,而这三次问询的第一问皆与其业务的成长性有关。

“注册制下的创业板,其定位是高成长性创新性企业,可见,是否具有高成长性是是否满足创业板定位的首要条件。”上述资深保荐人代表坦言。

而创业板板性判定的另一大要义“创新性”,无论是其自身的实力,还是与可比同行相较,维科精密都可谓差强人意。尤其是在能直接反映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专利发明的数量和质量上,维科精密的“蹊跷”之处都在拷问着其与创业板“三创四新”板性的适配度。

1)业务成长性三遭追问

曾在报告期内连续两年出现业绩下滑,扣非净利润的大幅波动的确使得维科精密是否具备足够的高成长性成为阻碍其此次IPO推进的最大隐患。

据叩叩财讯获悉,维科精密正式开启IPO的征程可以追溯至2018年上半年。

维科精密也在此次IPO申报材料中承认,自己于2018年上半年开始便准备启动上市。

但尴尬的是,也正是从2018年开始,维科精密不仅营收陷入了瓶颈,盈利能力更是逐年下滑,扣非净利润从2018年的5000万出头开始一路下跌,至2020年,当年仅录得3740万扣非净利润。

如果没有2021年的营收的突然大增,恐怕维科精密早已经在近期创业板拟IPO材料撤回潮中以主动终止的方式终结了其IPO之旅。

时间来到2021年,在经过了三年的业务瓶颈期后,当年维科精密营收突然出现较大增幅,以6.79亿同比上涨22.5%的营业收入,勉强保住了IPO的继续推进。

纵然营业收入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并带来了业绩的改善,但2021年,维科精密那仅仅5035万的扣非净利润还依然未达到其此次IPO报告初期2018年时的业绩表现。

公开数据显示,纵然维科精密在2018年时营业收入仅为5.29亿元,但在相对较高的毛利率条件下,其当期的扣非净利润便达到了5238万元。

“企业在报告期内是否具有成长性,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是一个重要的判定标准,如果在报告期三年内,复合增长率达到20%以上,则可视为高成长型企业。”上述资深保荐代表人表示。

反观维科精密,在2019年至2021年的IPO报告期内,其营收即便经历了2021年的较大幅度增长,但三年中,其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仅12.4%——这一成长性的重要指标,不仅在大幅波动之下远远不及20%,更不及对应三年内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平均复合增长率。

在经历了2021年的较高增长后,进入2022年以来,上半年,维科精密不仅未能继续维持住刚刚取得的业绩增幅,又再度陷入了负增长的怪圈。

据维科精密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1-6月,其共录得营业收入3.27亿,几乎与上年同期持平,但归母净利润则下滑4.16%,仅为2257万元。

“在IPO报告期内的业绩波动性较大,在IPO审核中,就显然需要维科精密给出详细和充分的理由来论证自身具有高成长性的特性。”上述保荐代表人补充道。

果不其然,在深交所此前对维科精密发起的两轮反馈和一轮落实审核中心意见中,连续三次皆对维科精密的业务成长性进行了轮番追问。

“结合产品结构和业绩贡献情况、主要行业影响因素等,说明报告期内收入增长缓慢、业绩逐年下滑的原因,发行人采取的措施及其有效性,与同行可比公司相比是否存在较大差异,是否符合行业特征,对发行人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在深交所对维科精密下发的第一轮反馈意见中,监管层还要求维科精密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报告期内其汽车类业务发展缓慢的趋势与同行业是否一致以及汽车类业务存在的主要发展瓶颈和制约因素,还包括细分市场容量、核心竞争力、技术路线、产能情况等,并充分揭示与竞争对手相比存在的劣势和市场竞争风险。

在维科精密洋洋洒洒以数千字的论证回复了深交所上述质疑后,在紧接着深交所下发的第二轮问询函中,有关维科精密的业务持续性又成为诸问之首。

深交所在该轮追问中坦承,维科精密在报告期内汽车产品收入增长缓慢,非汽车电子业务收入有所下滑,其虽称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分析论证不够充分,要求维科精密说明 2018 年至 2020 年业绩下滑的不利因素是否均已消除,并量化分析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其有效性;同时结合有关情况,说明未来业绩增长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相关依据是否充分。

经过两轮对业务增长性的拷问后,到了最后的落实审核中心意见环节中,监管层共给出的两大意见中,第一大依然还是有关其业务持续性的质疑。

“结合 2018 年至 2021 年业绩波动的原因,原材料价格变动、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替代情况及行业政策变化等,分析说明发行人经营业绩下降是否持续;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 2021 年及 2022 年上半年业绩变动趋势及幅度等,说明发行人业绩变动是否符合行业特点。”在上述落实审核中心意见中,监管层要求道。

2)“蹊跷”发明专利挑战创新性之疑

除了业务的成长性遭受到监管层的轮番诘问外,维科精密的技术创新性,也似乎同样经不起推敲。

成长性的质疑外带技术创新性的待榷,这对于以创业板为上市目的地的维科精密IPO而言,能否最终通过深交所审核并获得证监会注册,变数显然不小。

维科精密在专利发明上的种种“蹊跷”,便是其技术创新性遭受质疑的关键。

如果仅单看其披露的有关专利数据,维科精密的技术创新性也还算差强人意。

据维科精密IPO申报材料称,其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与技术创新,始终保持较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在生产工艺、模具设计及加工、自动产线设计及组装等方面持续进行创新升级,并积累了多项核心专利与非专利技术。。截至 2021 年12月 31日,维科精密共计拥有 3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5项,实用新型专利 30项。

但维科精密没有在申报材料中没有披露的是,与其自己认同的可比同行公司相比,无论是发明的数量还是质量,维科精密皆处于垫底之列。

维科精密在IPO申报材料中曾列举了五家其认可的可比同行业公司,分别为合兴股份、兴瑞科技、苏奥传感、德迈仕和徕木股份。

据叩叩财讯查询上述五家企业的有关公开信息显示,同样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合兴股份取得的发明专利的数量高达13项;兴锐科技则拥有90项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包括发明专利16项;而苏奥传感则在该时间节点拥有专利138项,其中发明专利的数量为17项,而德迈仕在2021年底,拥有的发明专利便已达39项之多,徕木股份则在2021年6月便拥有专利113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

维科精密的发明专利数量不仅远远不及同行可比企业,就其目前拥有的5项发明专利而言,其中还更有3项存有为满足创业板的“创新性”要求而在IPO申报前夕“突击”凑数之嫌。

在维科精密列举的发明专利列表中,包括 “一种缓冲定位的模具装配导向结构”、“一种反向进出料的冲压模具”和“一种便于更换弹簧的电磁阀”等三项发明专利的取得方式皆为“受让取得”,这三项专利的申请日则分别为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和2019年8月。

专利检索官方网站的披露信息显示,上述三起发明专利虽然皆在2019年前完成了申请,但在2021年1月中旬期间,被原申请人予以了转让,而受让者即为维科精密。

2021年2月,就在维科精密刚刚受让了上述三例发明专利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维科精密便立马开始搭建内部员工持股平台以增资入股的方式设置完股权激励,并在同年5月拉开了股份制改制的大幕,2021年底,经过几个月前期辅导后,便正式向深交所递交了其创业板上市的申请。

这三项在IPO前夕突击从他处受让而来的发明专利,对维科精密而言,实为“鸡肋”。

维科精密公布的数据显示,上述三项受让发明专利所对应的应用产品在2021年度收入仅为25.31万元,占其当期营收仅0.04%。

“公司受让专利所涉及的收入贡献较小,受让专利相关的技术在产品生产中起到辅助作用,不属于发行人核心技术”,对于三项发明专利对其产品收入的影响,维科精密自己也不得不承认。

在维科精密仅有的五项发明专利中,除去这三项在IPO前夕具有突击凑数之嫌的发明专利外,维科精密真正属于自己原始取得的发明专利仅“一种螺纹型芯冷却水接头”和“一种注塑模具定模顶出拉锁”等两项。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这两项由维科精密“自主研发”的发明专利,皆是在2014年8月前取得。

也就是说,在2014年之后整整8年时间中,号称具备“创新性、创造性和创意性”等技术先进性的维科精密竟再无一项发明专利研发落地,。

“发明专利的数量最能直观体现一家企业的技术研发实力。”上述资深保荐代表人表示,如果一家企业号称具备行业技术的领先性和创新性,却发明专利数量不仅远远低于同行,且在迄今为止的多年时间中未有新的发明专利诞生,这恐怕是很难得到认同的。

9月22日晚间,于当日召开的深交所创业板2022年第68次上市委会议审议结果出炉,三家当日上会受审的拟IPO企业最终以“两否一过”的惨烈结局告终。

这无疑为即将在次日上会受审的几家包括维科精密在内的拟IPO企业能否继续推进上市的命运,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维科精密的IPO结局在创业板审核趋势明显趋紧的态势下到底能否如其所愿?

拭目以待。

(完)

关键词: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