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7 13:09:06 来源 : 证券时报
4月17日,上海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风险人群中发现的阳性感染者比例在下降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通报:4月16日,我市新增3238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2158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238例本土确诊病例中,1754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307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1177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所以今天实际新增确诊病例为2061例。2158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中,21167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415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大家可以发现,在风险人群中发现的阳性感染者比例在下降。这两天发现的阳性感染者人数依然处于高位,但相对维持稳定。
截至4月17日9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340106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286683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昨天本土病例出院373例、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0337例
昨天,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373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0337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
重型患者16例 对重症患者实行“一人一方案”诊疗
截至4月16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有16例,1例33岁,其余均为老年人,最小的70岁,最大的93岁。有1例已全程接种疫苗,其余均未接种新冠肺炎病毒疫苗。
年龄最轻的33岁,患有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透析状态,入院时CT显示患者肺部病灶广泛并伴有心包积液,经过积极的抗病毒对症支持,联合中医药治疗,目前患者肺部影像学有改善,相关基础疾病还在积极治疗中。
其他老年重症患者均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阻肺、严重肺部细菌感染、肺栓塞等。我们按照一人一方案原则,增配救治力量,开展多学科专家会诊,针对重型患者伴随严重基础性疾病的特点,在积极治疗新冠肺炎的同时,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体外模肺(ECMO)、抗病毒、抗感染、对症营养支持等治疗,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协同优势互补,继续严密观测病情变化,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在此,提醒一下,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还是需要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上海专家:任何病原体感染都具有潜伏期,高频率核酸检测非常有必要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上海市民比较高频率的核酸检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现在继续高频次的做核酸检测,到底有没有必要?为什么要高频次的反复筛查?
2022年4月17日,上海举行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检验实验中心主任高春芳表示,高频次的重复多次的检测非常有必要。大家知道,核酸检测是感染性疾病中病原体检测鉴定高精准有效的方法。临床病原体检测有经典的形态学染色、传统的生化反应、免疫反应(检测抗原抗体)和病原体核酸检测这四大类。核酸检测是目前疫情防控当中非常有效、非常重要的手段。
为什么高频次的重复的检测?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从临床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来说,任何病原体感染都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新冠也不例外,且潜伏期长短存在一定个体差异。
第二,从检测技术来说,有检测窗口期的概念。病毒感染后在体内有一个增长复制过程,感染初期病毒载量太低,低于检测下限,阳性是无法发现的,这个时间段就是检测窗口期。以上感染潜伏期+检测窗口期,使得在感染初期不一定能够检测到阳性结果,反复多次检测,可以增加阳性发现几率,及时发现阳性。
第三,由于呼吸道病原体的采样主要采用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拭子几种形式, 取样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取样差异。这种差异包括采样部位、深浅、采集的分泌物量的多少等。因此重复多次采样检测可弥补采样误差可能带来的假阴性影响。
鉴于以上三个原因,重复检测对于发现阳性感染者非常必要。她说,此外,对于已经感染者,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通过重复检测,监测载量变化,为预测感染者的治疗效果和恢复状态提供了很好的指标。
另外,反复多次检测是临床病原体确认的常规做法,例如临床对于尿路感染、血路感染等其他感染性疾病,也通常需要多次培养(三次以上)监测,以确认阳性病原体,实现精准治疗。
高春芳表示,所以,总的来说,核酸检测是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的重要手段,通过人群核酸检测,可以尽早发现病例,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查明并锁定风险区域和重点人群,及时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阻断疫情扩散。
京东物流:在全国调集3246人增援上海 正全力解决住宿问题
京东物流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并调集共计3246名快递小哥、分拣员等一线抗疫保供人员在一周内前往上海增援,目前绝大多数已抵达上海。京东物流华东分公司上海HR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在全力解决住宿问题,部分抵沪小哥已入住酒店、宿舍、公寓等,同时准备了行军床、帐篷、睡袋等,但目前酒店等可入住资源仍然紧缺。京东物流会充分保障好所有小哥及货物的防疫安全,配备充足的防护服、N95口罩、面罩、手套、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并且会严格执行防护消杀措施,所有工作人员每日进行核酸检测及抗原检测,持核酸阴性证明上岗,并做好全流程、多频次消杀。
本土新增“3504+22512”
4月1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3504例(上海3238例,吉林167例,黑龙江32例,广东29例,浙江10例,山西9例,青海5例,河南3例,陕西3例,江苏2例,福建2例,山东2例,辽宁1例,湖南1例),含1224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上海1177例,吉林36例,广东4例,浙江2例,青海2例,山西1例,福建1例,河南1例)。
截至4月16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确诊病例27885例(其中重症病例78例)。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512例(上海21582例,吉林525例,江苏85例,安徽58例,云南51例,山西36例,黑龙江28例,福建21例,山东21例,浙江20例,河南19例,广西17例,湖北12例,广东11例,辽宁7例,青海7例,河北5例,江西3例,内蒙古2例,陕西2例)。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2263例,其中境外输入94例,本土12169例(上海10337例,吉林1409例,山东79例,福建68例,辽宁62例,安徽36例,河南29例,江西27例,江苏25例,河北23例,广东13例,广西13例,黑龙江8例,湖北8例,云南8例,甘肃6例,海南5例,新疆5例,青海3例,山西2例,浙江1例,重庆1例,四川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225例(境外输入1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83814例(境外输入790例)。
安徽芜湖主城区实施静态管理
根据安徽省芜湖市发布的消息,安徽省芜湖市城区发现一例初检阳性感染者,考虑到奥密克戎病毒隐匿性、传染性强等特点,为快速阻断疫情传播,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自4月17日凌晨4时起,对芜湖市主城区暂时实施静态管理;并立即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
一、主城区范围: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山经开区等五区全域 ,其他区域管控情况根据流调结果及时调整,所有进入静态管理区域的交通道口实行“只进不出”;市内其他县市区的人员非必要不前往上述五个区域。
二、所有封控区一律实行封闭管理、人员足不出户、服务上门。
三、除封控区以外的其他区域比照封控区管理,所有人员除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外,一律足不出户。保医疗、保供应、保民生、保生产和防疫相关的工作人员凭县(区)级以上疫情防控指挥部通行证出入。
四、加强交通管控。除保障城市运行的救护车、物资保障车、消防车、志愿者车队等外,公共交通、出租车、网约车等一律暂停运营。
五、加强个人防护。坚持勤洗手、常清洁、用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落实“戴口罩+测温+亮码”防控措施;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有出现咽痛、干咳、发热、乏力、嗅觉减退等不适症状,立即到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市民和各类主体要自觉遵守防疫的各项规定要求,对拒不执行上述规定、干扰疫情防控工作的,将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上汽集团:18日开始进行复工复产压力测试
受到疫情的影响,上汽集团在3月中下旬在上海的工厂进行了闭环生产,4月份部分工厂陆续停工。记者今天从上汽集团了解到,明天开始,也就是4月18日将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
记者了解到,上汽集团发布了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指南,4月18日将开始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上汽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不仅是他们的整车厂进行压力测试,同时会带动一些核心零部件工厂同时进入压力测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超过1000家上海的汽车产业链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停产减产,上汽集团正在进行复工复产准备工作,将对复工人员员工返岗通勤服务能力,供应链能力,安全生产,运输等工作进行排摸和准备。据了解,在疫情防控达到相关条件的同时,上汽集团的相关工厂将进行封闭管理,确保人、物料、环境的安全。
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驻上海前方工作组经过多次召开的重点企业复工复产视频会议,研究建立产业链供应链诉求应急协调机制,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保运转重点企业“白名单”,指导上海市经信委制定发布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16日晚间,防控指引正式发布,第一批“白名单”666家企业在产377家(占比57%)。记者了解到,第一批拟复工复产的企业除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企业外,还包括诸多运行保障类、经济支撑类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