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要闻 国内 产业 财经 滚动 理财 股票

警惕网络平台过度营销借贷行为 银保监会发出风险提示

2021-04-07 08:44:28 来源 : 大连日报

在一份近200人受害者的问卷调查中,过半数学生家长使用分期付款,背后涉及十余家金融机构,有的客单价高达10万元。此外,还有部分机构存在诱导消费者办理分期的嫌疑。他们在宣传时往往声称“可以无理由退课”,然而实际却是“缴费容易退费难”,一旦消费者不按时缴费,还会影响征信。

事实上,除了教育培训市场,医美、长租公寓等领域都存在类似风险,机构跑路、倒闭的现象屡见不鲜。

对于这些机构来说,金融工具是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创新型金融产品,可以帮助机构迅速做大规模,缓解用户的支付压力;另一方面,规模的背后必然对应着风险,一旦企业一次性收到大量预收款,很容易形成资金池、造成资金挪用的现象。

有人大代表在两会提案中指出,针对“租金贷”等互联网金融产品,需理清监管各方边界,形成监管合力。从长远来看,租金贷、培训贷等应及时纳入金融风险监管体系,同时要强化机构对于贷后资金的使用管控。如果贷后资金管控缺失,就很可能发生悲剧。监管出手贷后资金管控,为各方吃下定心丸,是该类业务做大做强的保障。

在流量越来越贵的今天,各种会员权益层出不穷。然而,在这背后也有不少平台,以“开通会员”之名,行圈钱之实。

小李在下载某款借贷类APP之后,被通知已经拥有“借款资格”,接下来需要“开通会员即可下款”。在他支付了298元会员费之后,发现既不能贷款,平台又不予退费处理。

据了解,部分分期等平台,以开通会员即可贷款为由,诱导会员进行充值,会员费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实际用户审核不通过后,还会进一步给其他贷款平台导流。更有甚者,用户在无意中签署了所谓的“免密支付”协议,点击权益包即默认自动开通会员,且无法退还费用。

需要提醒的是,任何包括“开通会员可下款”“开通会员可提额”等在内的行为,均属于捆绑营销,消费者对此要擦亮眼睛。

不少人还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宣传话术:“日息0.02%起”“5分钟就能放款”“0抵押,0担保”“凭身份证就能放款1元~20万元”……

不少用户被五花八门的贷款广告所误导,造成了利率很低的错觉,真正借款时才发现,产品实际年化利率远超24%。这种故意模糊借贷实际成本的营销行为,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理解或认识,侵害消费者知情权。

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推进“明示年化利率”的工作,要求各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必须在相关贷款产品中明确展示年化利率,帮助消费者了解真实借款成本。银保监会也发出风险提示,强调要警惕网络平台过度营销借贷等行为潜在的风险,依法合规强化对平台的监管。

关键词: 网络 平台 营销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