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6 11:57:08 来源 : 德林社
文/刘振涛
近日,新华都公布的重大资产出售预案,让去年曾筹划出售公司零售业务的信息成了真实,也让新华都的实控人陈发树再一次得到市场关注。
根据新华都的资产重组预案,公司以3.94亿元的价格将11家零售子公司转售给控股股东新华都集团,完成后,新华都将不再有零售业务,而变为经营互联网电商。
虽然资产是卖给了“自己人”,但是在外界看来,却是新华都“断臂求生”。毕竟,当年陈发树以及他的新华都是靠零售业务起家致富,如今却为了企业生存发展,而不得不下狠手。
市场上有人调侃,“陈老板,这是要卖掉零售业务后,专业炒股吗?”
作为福建的前首富,陈发树有两个角色:一个是在自己的企业新华都扮演商人,另一个是在A股市场扮演“超级牛散”。
在A股市场上,陈发树“超级牛散”很出名,他投资紫金矿业暴赚数百倍,押宝隆基股份及中国中免等获利百亿。
除了他自己的新华都,目前,陈发树持有的A股上市公司股份包括雷电微力、云南白药、中国中免、隆基股份等多家,持有市值高达百亿。
2021年,陈发树以500亿个人的财富登上《胡润中国百富榜》。
而在商业上,在新华都的企业经营上,几乎可以称他为“平庸的商人”。陈发树现在的烦恼,就是如何带着新华都完成转型,拯救低迷的股价和缩水的市值。
新华都,是陈发树起家的基业。1986年,靠倒腾木材赚的人生第一桶金的陈发树在福建厦门买了一套房,1年后,他将房做抵押,盘下了 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小杂货店,这便是新华都的雏形。
经过几年的发展,小杂货店不断扩大。1995年,陈发树将百货店搬至省会福州,并定名为新华都百货。
当时,国有百货是市场的主导企业,对于民营百货企业,市场并不看好。但是,经过几年后,陈发树的新华都却发展顺利,不断向福建其他城市蔓延。2008年7月31日,陈华树将新华都带到了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并且当年还一度聘任“打工皇帝”唐骏做公司的CEO,引起市场的关注。
不过,上市后的新华都,在发展中却偏安于福建一地,全国化推进的进程,仅试探性地将触角伸到隔壁的省份江西,就此举步不前。
而起步晚于新华都的永辉超市,却抓住时机,借助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在全国各地布局,迅速成长为全国最大的连锁超市,将新华都远远甩在了身后。
从财务数据来看,2008年-2012年间,新华都的营业收入从22.79亿元涨至66.62亿元,几乎涨了3倍,净利润从6446万元涨至1.6亿,只涨了1.5倍左右,几乎跟不上营收增长的步伐。
从2013年开始,新华都的业绩就开始变脸。2013年,新华都的营业收入达73.80亿元,净利润却亏损2.36亿元。从2013年开始,新华都业绩就像有规律一样,亏损一年盈利一年,反反复复,8年时间累计亏损11亿元。
而新华都的二级市场股价,也是一落千丈。2010年巅峰时期,新华都的股价曾达38.29元/股,总市值达260亿元,而截至2022年2月15日收盘,新华都的股价为4.88元/股,最新总市值仅为33.41亿元,总市值没了近230亿。
作为实控人的陈发树持有31.7%股份,他个人在新华都上的财富也缩水了近70亿元。
不过,新华都上缩水的70亿,与陈发树资本市场上赚来的相比差距还是较大的。
在认识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后,陈发树投资紫金矿业暴富,对资本市场的兴趣一发而不可收拾。
2016年陈发树参与云南白药控股股东白药控股实施混改,向云南白药控股增资253.7亿元获得50%股权,从而间接获得云南白药20.76%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并成为云南白药的联席董事长。
之后,陈发树又先后投资中国中免、隆基股份等,在资本市场上的动作,让陈发树个人财富暴涨。登上《2021年胡润百富榜》,陈发树的“超级牛散”角色功不可没。
从实业商人起步到资本市场纵横江湖,陈发树尝到了资本的甜头。
现在,陈发树带着新华都转型,向互联网电商进军。
2018年,新华都曾与阿里进行合作,合资设立福建新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进盒马鲜生在福建市场的发展。但是,到2019年,合资设立的企业一直亏损。于是当年10月,新华都彻底退出新盒科技。
但是,对于电商,新华都没曾放弃。
2021年,新华都定增5.6亿元,用于建设公司自有品牌/开发品孵化及内容电商营销服务中心。如今,新华都将线下零售打包出售,电商运营成为了“华山一条路”。
电商行业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前有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巨头,后有各种后起之秀,新华都选择all in 电商,想要走出样子,充满太多未知数。
在资本市场大展拳脚的陈发树,要把新华都带到什么地方?我们将持续关注。